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诊断学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2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为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及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唯一建设单位,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候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与中医藏象理论研究室单位。

  在老一代学科学术带头人杨维益教授、季绍良教授的带领下,本学科形成了高学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培养出高水平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一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出“全国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2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获得者1名;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与面上项目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取得了省部局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九五”期间获省部局级二等奖2项。

  本学科有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方面已形成特色,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证候动物模型,通过整体、细胞、器官组织、分子等层次,揭示中医证候(脾、肝)的科学内涵。在病证相关性研究方面,对证候在疾病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症状与证候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整理与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并引入实验室指标,探讨了中医证候(脾、肝)的规范化。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本学科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利用本校网络学院的优势将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医诊断学的远程教学。

  本学科2002年获批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队伍实力雄厚,拥有杰青、长江学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高校育人标兵等人才,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及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近5年来共承担或参加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39项,培养研究生96名,发表论文400余篇,先后获11项省部级奖励和多项校级奖励,学科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处于全国同学科的先进水平。

 

  陈家旭,医学博士,教授。中医诊断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研究骨干。兼任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务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专业会员。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和图书评审、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鉴定、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11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任国内8种中文及国外3种英文期刊编委或审稿人。

  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及中医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病证规范化及证候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十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局以上科研课题9项,总经费489万元;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等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加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撰写;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次并作专题报告。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26名。

  主持完成“211工程”“中医证候学”项目,主持完成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中医临床四诊技能教学培训中心”建设,主持完成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中医诊断学网络课件制作,完成“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建设。主讲的中医诊断学课程被评为2003年度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获200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获2006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任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副主编,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第一版)、《中医诊断学网络课程》、《中医诊断学图表解》等。